电站汽轮机用名词术语(三)
通流部分热力气动设计
4.1 通流部分 through-flow parts;steam path
蒸汽流道
从主汽阀进口到汽轮机排汽口汽流通道的部件组合,主要由进汽机构、叶栅和排汽缸等部件组成。
4.2 热力过程曲线 thermal process curve
汽轮机膨胀过程线 turbine expansion line
流经通流部分膨胀作功的蒸汽,在焓熵图或温熵图上所表示的热力状态点的连线。
4.3 焓降分配 distribution of enthalpy drop,汽轮机作功蒸汽的等熵焓降在各级之间的分配。
4.4 重热系数 reheat factor,多级汽轮机各级的等熵焓降之和与整机等熵焓降值的差值,与整机等熵焓降值之比。
4.5 级 stage,汽轮机中由静叶栅和动叶栅组成的实现蒸汽能量转换的基本工作单元。
4.6 速度级 velocity stage,在较小的速比下工作的、一个叶轮上有两列或两列以上动叶的汽轮机级。
4.7 调节级 governing stage,采用喷嘴调节的汽轮机第yi级。
4.8 单列级 single row stage,只有一排静叶栅和一排动叶栅的汽轮机级。
4.9 复速级 double row stage,有一排喷嘴和两排动叶栅,在两排动叶栅之间还有一排转向导叶的速度级。
4.10 余速 leaving velocity,蒸汽离开汽轮机级时的jue对速度。
4.11 余速利用系数 utilization factor of leaving velocity,多级汽轮机中本级的余速动能为后一级所利用的部分与本级余速动能之比。
4.12 反动度reaction degree,动叶栅中的等熵焓降与级的等熵焓降之比。
4.13 冲动级 impulse stage,反动度较小带有隔板的级。
4.14 反动级 reaction stage,反动度为0.5左右、带导叶环的级。
4.15 理想速度 ideal jet velocity,与级的等熵焓降对应的汽流速度。
4.16 速比 velocity ratio,汽轮机级规定截面处的动叶片圆周速度与静叶栅(喷嘴)的出口汽流速度或级理想速度之比值。
4.17 z佳速比 optimum velocity ratio,级内效率z高时的速比。
4.18 速度系数 velocity coefficient,叶栅出口的蒸汽实际速度与理想速度之比值。
4.19 流量系数 flow coefficient,汽流通过叶栅时的实际流量与理论流量之比值。
4.20 型面损失 profile loss,由叶片型面边界层中的摩擦、脱离、尾迹的涡流等现象引起的能量损失。
4.21 端部损失 blade end loss,由于叶栅端壁边界层和二次流的影响,叶栅端部的损失超过型面损失的部分。
4.22 冲波损失 shock loss
激波损失
由于超音速流产生冲波而形成的一种能量损失。
4.23 静叶栅损失 stator cascade loss,静叶栅中静叶型面损失与端部损失之和。
4.24 动叶栅损失 moving cascade loss,动叶栅中动叶型面损失与端部损失之和。
4.25 冲角1)损失 incidence loss
攻角损失
由于汽流进汽角与叶片进口几何角不一致而引起的叶栅附加损失。
4.26 余速损失 leaving velocity loss,动叶栅出口处的汽流所具有的动能。
4.27 速度三角形 velocity trian,将动叶栅进出口的汽流速度和动叶轮周速度按一定比例绘出的矢量图。
4.28 轮盘摩擦损失 disc friction loss,轮盘转动时,与其周围的蒸汽产生摩擦,并带动这部分蒸汽运动所消耗的一部分有用功。
4.29 鼓风损失 windage loss,在部分进汽级中,由于动叶栅在不进汽部分的蒸汽中运动时发生的一种风扇作用所消耗掉的一部分有用功。
4.30 弧端损失 arc end loss,部分进汽级中,在动叶栅进入进汽弧段时汽流排斥和加速呆滞在汽道中的蒸汽造成的损失,以及在进汽弧段两端汽流因周向流动所消耗的能量损失之和。
4.31 漏汽损失 leakage loss,蒸汽通过转子与静子部分之问的间隙产生漏汽而引起的损失,分为隔板漏汽损失、轴端漏汽损失和叶顶及叶根漏汽损失等。
4.32 湿汽损失 moisture loss,汽轮机级在湿蒸汽区工作产生的附加损失,一般包括过饱和损失、汽流阻力损失、制动损失和疏水损失。
4.33 节流损失 throttling loss,由于节流作用引起的蒸汽压力下降而造成的能量损失。
4.34 机械损失 mechanical loss,汽轮机及被驱动机器的轴承为克服摩擦阻力而消耗的功。
4.35 叶型 blade profile,静叶或动叶工作部分的横剖面形状。
4.36 叶(片)高(度) blade height,叶片工作部分的高度。
4.37 叶宽1)blade width
叶栅进出汽边额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4.38 弦长1) chord length,叶型在弦线上的投影长度。
4.39 节距1) pitch,叶栅中相邻两叶片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
4.40 安装角1) stagger angle,叶型弦线与额线之间的夹角。
4.41 喉宽 throat opening,叶栅中相邻叶片间通道的z小宽度。
4.42 喉部面积 throat area,叶栅喉宽处的面积。
4.43 出口面积 outlet area叶栅通道出口处的环形面积。
4.44 面积比 area ratio,级的动叶栅喉部面积与静叶栅喉部面积之比。
4.45 相对节距 relative pitch,节距与弦长之比。
4.46 相对叶高 relative blade height;aspect ratio
展弦比
叶高与弦长之比。
4.47 进汽角1) inlet flow angle
进口汽流角
静[动]叶栅进口处汽流jue对[相对]速度的方向与额线之间的夹角。
4.48 出汽角1) outlet flow angle
出口汽流角
静[动]叶栅出口处汽流jue对[相对]速度的方向与额线之间的夹角。
4.49 进口几何角D inlet geometric angle
叶型进口角
叶型中弧线在前缘点的切线与叶栅额线之间的夹角。
4.50 出口几何角1) outlet geometric angle 。
叶型出口角
叶型中弧线在后缘点的切线与叶栅额线之间的夹角。
4.51 冲角1) incidence;attack angle
攻角
叶型进口几何角与进口汽流角之差。
4.52 汽流落后角1) flow lag angle,出口汽流角与叶型出口几何角之差。
4.53 汽流折转角1) flow turning angle,叶栅的进汽与出汽速度矢量之夹角。
4.54 径高比 diameter-length ratio,级平均直径与叶片高度之比。
汽轮机主要零部件的强度与振动
5.1 叶片
轮系振动
叶片和轮盘两种不同弹性体相耦合而产生的具有轮盘特性的振动形态。
转子
汽流涡动 steam whirl
由动叶顶部沿周向不均匀泄漏流或汽封的间隙流引起的不平衡蒸汽作用力激发的转子低频白激振动。